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国家名老中医程海英:贺氏火针“三通法”缓解神经损伤之痛
区域
区域 > 正文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国家名老中医程海英:贺氏火针“三通法”缓解神经损伤之痛

1966年的一天,10岁的程海英因为感冒去中医院就诊,开了方子后去药店抓药时,抓药的老药工看着方子不禁称赞,开这个方子的大夫仁心仁术,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从此,这位叫吉良晨的大夫成了程海英有生以来记住的第一个中医大夫的名字。

尽管幼年体质欠佳,平均每个月至少要进出医院一次,但这并没有让程海英对医院生出恐惧之心,相反多了些许熟稔。从年少无知时,中医、医院、医生便在程海英脑中构建了一幅幅图画。

这些懵懂的画面引领着程海英阅读中医药书籍,自学中医。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她兴奋地将三个志愿全部填报为医学院的中医系,憧憬着迈入中医高等学府,成为一名中医大夫。

有志者事竟成,1978年的春天,怀揣着北京第二医学院(即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系的录取通知书,程海英踏上了她的逐梦之旅。

大学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居易老师主讲的《针灸学》课程,让她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临床见习时,亲眼见证这门古老技艺的神奇之处,更让她坚定了自己的中医方向。

1982年,以优异成绩分配至北京中医医院工作的程海英,参加了医院的12小时制培养计划,开始在大内科、外科、妇科、眼科等科室参与治疗抢救,12小时近距离全程接触患者,这帮助她将理论功底快速转为临床应用。

1987年,结束了五年针灸病房工作的程海英被安排进入针灸门诊工作,她终于得以有幸跟随“偶像”、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临诊。1997年被“两部一局”确定为贺老的学术继承人,三年学习期间,她做的“跟师笔记”共计180篇,月记36篇,撰写论文6篇,发表2篇。她的敏而好学,也让贺普仁教授放心地把学术传承的担子交托于她。

图片程海英恩师贺普仁教授

至此,她在努力继承贺普仁老先生精华的同时,也在走一条创新针灸综合性治疗之路。

从2010年起,程海英观察研究肿瘤放化疗后神经毒性损伤的针刺治疗,并逐渐在神经损伤的治疗上大有斩获。

比如,化疗的副反应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虽然目前对化疗副反应的干预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关注点更多的是在消化系、造血系等等,但对于周围神经毒性损伤的干预相对空白。患者表现出的肢体的酸胀、麻木和疼痛屡见不鲜。

程海英在长期对疼痛的治疗研究中发现了改善局面的曙光。

一、纠正气血运行障碍倾向

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程海英考虑按照痹证来辨治。

化疗药属于中药中的“毒”药,阻碍经络气血运行,程海英先从经络辨证入手,判断是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气血不通。依据经脉循行路线与归经,选用金针大家王乐亭的手足十二针,阴经、阳经穴配合,阳明经穴为主,通调经脉养血活血,祛散外邪、消除内邪、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纠正导致气血运行障碍的倾向,阻断病理变化形成,调整恶性循环。

二、改善气血运行障碍

中医对疼痛的病机概述为:“痛则不通”,而针灸可以行气行血,起到通的作用,故可以达到治痛的效果。

程海英灵活运用贺普仁老先生的“三通法”,毫针刺激穴位微调,相关部位运用火针精准点刺,予以温通,根据辨证配合放血疗法强通,进而使脉道通调,促进气血运行,使其达到“通”的状态,改善致痛的病理条件,起到治痛的作用。

三、针对症状阻断

据程海英介绍,因为消除气血运行障碍短时间难以达成,针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症状需先采取阻断,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与脉相通,心气将血液灌注到脉,周流全身后又将血液流回至心,故当气血运行障碍时,心必然会有所感受。《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针刺穴位,亦可作用于心,阻断和转移心对疼痛等病理变化的感知。经络病而致的症状,应当选取与症状表现部位相交叉、相贯穿的经络的原穴、络穴、交会穴、会穴来治疗。通过“以移其神”、“住痛移痛”来达到阻断的作用。

如今,程海英不仅是在肿瘤放化疗的神经毒性损伤治疗上颇有建树,对于开颅术后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上,程海英采用火针、水针、毫针、揿针等多种针法形成了系统的治疗。近几年她又将目光锁定在中西医都颇为棘手的“渐冻症”等运动神经元疾病上,她期待着针药结合治疗能在此开拓先河。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