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三联探索”
区域
区域 > 正文

产教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产教融合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核心机制,通过构建紧密的校企合作体系,实现了产业界专业技术与高校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交融,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通过产教融合等教育改革创新,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永续机制,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作为1997年创办的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安徽三联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理念,坚持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科技创新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并重,坚持“特色办学、错位发展、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打通产与教、教与研、学与用的路径,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探索出产教融合的“三联模式”。

一、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的改革逻辑

安徽三联学院,从教育综合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认识产教融合、理解产教融合、践行产教融合。在多年的办学生涯中,安徽三联学院始终把产教融合放在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位置。安徽三联学院校长金会庆提出,“密切关注新形势下的产教融合的形式与内涵创新,关注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制度保障。”“既要思考和讨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顶层问题和制度设计,也要给予集团各单位充分的改革和探索空间,形成属于三联自身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打造中国民办高校典范。”

安徽三联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高等院校,由安徽三联集团于1997年出资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学校的成立已分别载入《安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新中国70年安徽大事记》。学校现为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以工为主,管、经、文、艺、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开设本科专业48个。设有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康养产业学院、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新商科学部、工学部、文学部等“三院三部”,全日制在校生18600余人。办学20余年,累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7万余人。

安徽三联集团是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的民营科教集团,系留日医学博士金会庆教授1990年回国创办,前身是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集团业务范围为产、学、研三大领域,拥有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2家,主要分布在合肥、上海、北京、黄山和东京等地。作为集团创始人和三联学院校长,金会庆博士长期从事道路交通事故防治研究,创立了以驾驶人为主体的道路交通事故“三道防线”理论,其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以金会庆博士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的“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预防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基于本体的交通系统驾驶员个性化培训技术开发及标准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我国民营企业和民办科研院所的重大突破。

提高政治站位,尊重发展规律,做好产教融合顶层设计

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安徽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三地一区”发展目标背景下,安徽三联学院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做好顶层设计,以改革的逻辑和市场的办法开展产教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如:协同集团内外重点企业,靶向对接安徽十一大新兴产业,按照产业面向,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积极培育建设3个新专业集群。学校41个招生专业70%面向安徽十一大新兴产业,近两年新增的6个本科专业100%面向新兴产业,涉及安徽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统筹产业链、企业链、科技链、教育链和人才链,协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等岗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95%以上,单位满意度达96%;超六成毕业生在地方中小微企业就业,尤其是“项目制”“订单化”式的专项人才培养,为智慧交通、现代康养、数字创意类企业等紧缺人才提供供给。

人民论坛调研组认为,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正是要在一线对产业生态转变、应用场景变化和劳动者素质提升作出反应,对新质生产力和未来科技产业发展保持特有敏感,从而促动经济发展底层结构的转型、优化、升级。安徽三联学院的产教融合模式,紧盯时代背景和政策机遇,坚持产业引领和市场导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顺应社会需求和区域发展的大势,夯实产教融合的方法、路径和举措,顺势而为,聚力成势,畅通产教融合平台,着力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理顺产教融合体制机制

安徽三联学院秉持与生俱来的产学研基因,与安徽三联集团兄弟单位“浸润式”地开展产教融合,从历史沿革来看,三联学院产教融合契合当时的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情况,从融入、融通到融合,路径清晰。

1997—2007年产教融入时期,学校与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共同申报“道路交通事故防治”新专业、编写教材、共建“订单班”“冠名班”。

2008—2017年产教融通时期,学校与集团旗下企业合作共建学科专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心、双能师资队伍和产教融合平台,交通安全、服务机器人等2个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获批运行。

2017年至今,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学校与集团旗下兄弟单位共建的3个产业学院已获批安徽省产业学院,共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因是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的底色。依托集团的天然禀赋,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基础夯实。“血缘式”产业学院、“集群式”学科专业、“双栖型”师资队伍、场景式教学课堂等以“共建、共创、共享”为重点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逐步建成,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学校与集团旗下三联交通、三联机器人、上海联岸等公司,协同集团组建的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服务机器人研究事业部等科研机构,集团参与共建的企业、科研机构携资金、人员、设备、无形资产等进入产业学院,其中三联交通公司为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硕士点联合建设的累计投入达到5000万元。

学校在产业学院中创新性设置了产业学院院长、总工程师岗位,集团遴选具有优秀管理经验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兼任院长或总工,加强产业学院班子建设。产业学院融合企业管理模式,将评价“指挥棒”向协同育人倾斜,营造双向互动氛围。

产业学院专业课程聚焦新兴产业领域,集团旗下参与共建的企业、科研机构已将400余项专利、软件著作权整合打包“搬进”学校,学校将专业课程、毕业设计“搬入”企业……共建“课工厂”“课程馆”“项目库”等多类型教学课堂,校企共同打造实践“金课”47门次,立项省级“微专业”2项、校级1项,大幅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保障使得学院和集团企业互相助力、彼此赋能。得益于产教融合,三联集团旗下“三联科技”板块成就斐然,包括国家级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事故预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交通事故预防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交通信息与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三联科技系”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32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9项,国家专利603项。

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的实践基础、育人模式、办学成果,得到了有关专家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8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24年8月荣膺“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

顺应社会需求,打破学科壁垒,施行大部制改革

当前,新技术、新领域层出不穷,大学传统静态、封闭、离散的学科设置已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业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改革的必然选择。

按照教育部等《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和安徽省《关于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要求,安徽三联学院着力进行组织和流程的优化或重塑,打破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更好地促进交叉,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互相促进。

该校靶向对接安徽十一大新兴产业,按照产业面向,施行大部制改革,打造“交通安全类”“健康养老类”“数字艺术类”3个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通过优化存量,扎实推进传统专业改造,积极培育建设新商科、新工科、新文科等3个专业集群。

2023年,学校撤并以学科逻辑组建的原二级院系,全面聚焦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生命健康、智能家电等新兴产业,统筹安徽三联集团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举办现代产业学院。

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系学校与三联交通公司、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共建,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围绕智慧交通学科专业群,开设专业 11 个,培养“交通+机械+计算机+通信”复合型应用型智慧交通专门人才。

现代康养产业学院系学校与三联机器人公司、安徽合肥医药卫生学校等单位联合共建,服务健康中国,围绕现代康养学科专业群,设专业 8 个,培养“护理+服务机器人+AI”复合型现代康养人才。

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系学校与上海联岸公司、安徽竹稞公司等单位联合共建,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围绕数字创意学科专业群,设专业7个,培养“艺术+数媒技术+虚拟现实”数字创意人才。

在系统性的产教融合设计中,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在合作共建现代化产业学院中建立了“专家共用、成果共研、人才共培”等三方共赢机制。

调研组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指出,安徽三联学院遵循改革的“三重逻辑”,即改革的宏观逻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统筹教育链、科技链和产业链三大资源一体化办学,推动了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改革的中观逻辑——以产业人才需求为牵引、产业技术创新为载体,实施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举办产业学院,推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的微观逻辑——以产业工人技术技能需求为牵引,以企业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和技术创新为载体,由高校专业导师和企业技术导师合作育人,推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走出了一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崛起之路。

二、安徽三联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需要和有效途径。新时代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关系愈加密切。安徽三联学院把握产教融合的时代主动,厚植产教融合土壤,以产业学院为载体,以校企紧密合作为依托,系统推进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协同“三链”融合发展,坚持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完善高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教育三问”根本遵循,彰显办学特色和实效,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推动产教融合持续走实走深。

(一)强化党建引领,树立产教融合思想

深化产教融合是优化新时代人才供需问题、实现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是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必然要求。安徽三联学院认识到,产教融合是建设教育强国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学院实现“特色办学、错位发展”办学理念的重要路径。作为科教兴国、产教融合的重要力量,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产教融合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

学校坚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努力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铸魂育人底色。

学校制定《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改革实施方案》,校院党委围绕产教融合专题定期研讨,凝聚共识,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校企合作、“三院三部”体制改革和产教融合的强大动能。

健全立德树人教育机制。以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以门门课程有思政为补充,以综合评价体系为导向的四位一体的立德树人教育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标。开展思政课创新,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意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制度文件,实施“五大行动”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制度,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构建实践体系。通过系统布局课程实践、专题实践、暑期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彰显课程特色。通过强化学术研究、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开展主题教育等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教育,提升育人效果。

学校现有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3个,“四星级党支部”1个。2022年,学校思政课改革成果获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专题推广,《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2023年,学校受邀参加长三角民办高校协作育人研讨会,以“学校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协同育人”为题作交流发言。

人民论坛调研组认为,安徽三联学院的产教融合,有力把握了产教融合的历史沿革,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加快形成共促互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打造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三联范式”。

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育应用场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安徽三联学院始终牢牢把握应用型办学理念,紧紧抓住“应用型办学”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树立应用型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理念,增强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志气和底气。

校长金会庆多次提出,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全校上下统一到深化产教融合上来,营造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推进的良好氛围。要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

安徽三联学院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产教融合教育、科教融汇创新优势,融合企业管理模式,畅通人才交流渠道,在产业学院中设置产业学院院长、总工程师岗位,打造企业、科研与产业学院“双栖”型人才团队,从旗下企业、科研机构中遴选技术骨干担任技术导师,实施高校专业导师和企业(科研机构)技术导师合作育人。目前,3个产业学院双能型师资占比为:现代康养产业学院为92.31%,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为86.67%,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为70.00%。

自诞生之日起,学校就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呼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厚植产教融合生态。学校依托安徽三联集团产业、科技、教育三大板块优势,从布局产学研到培育新功能,再到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历经“融入-融通-融合”三阶段,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逐步健全,成效逐步显现,特色愈发凝练,“产教融合”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底色。

安徽三联创始人、安徽三联学院校长金会庆提出,“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承集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因’,勇于创新和试错,如今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逐步健全,‘扁平化’管理改革有序推进,学生就业供不应求……希望通过三联人的共同努力,力争将三联学院打造成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标杆院校,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贡献‘三联方案’。”

调研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指出,安徽三联学院以“应用型办学理念”为中心,有效融合社会需求、科研需求和企业需求,注重发挥集团的系统性、集约化、扁平化特点,敢于在产教融合关键时点决策,善于在产教融合关键领域发力。协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共建了类型层次多样的产教融合平台,这些平台不仅覆盖了高质量发展的多个领域,还实现了“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覆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声誉,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增强系统集成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产教融合,关键要做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要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面对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产教“融而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等现象,学校主动践行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理念,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1223”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即“一个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等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两个注重”——注重学理、注重实践;“二元共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三种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注重教育主体的“多元性”、教育内容的“实践性”、教育客体的“体验性”改革,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为抓手,建设“沉浸式”真实育人场景,协同育人成效明显。

在集团企业及科研机构支持下,先后共建了各类型协同育人平台32个。如: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了三联养老驿站、三联康复工程研究所;在集团共建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校内共建了交通安全和服务机器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交通信息与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三联老年康养大学等,并共同布局建设北京、上海产教融合基地。

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注重因地制宜,不断拓宽边界,以内为典型,以外为重点。与安徽交建、科大智能、荣事达、蔚蓝航空、用友新道、杭州中汇通航等企业开展合作;与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南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与交通、文旅、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建立沟通机制。校地行企联合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共建、专业共建、师资互派、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共享。

同时,针对新质生产力领域高素质劳动者短缺现状,锚定安徽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与关键技术,将企业“难题”变成科研“课题”,鼓励揭榜挂帅,精准组织攻关,展示引领价值。“项目制”“订单化”式的专项人才培养,为智慧交通、现代康养、数字创意类企业紧缺人才供给适度“解渴”。

调研组专家、二级教授、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金昌认为,安徽三联学院创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三联模式”,以研发带动产业发展。建立“协同式”育人平台,建设双栖型师资队伍,打造“场景式”教学课堂等,取得良好办学成效。内部治理改革不断创新,发挥民办高校自主权及灵活机制,推行内部机构大部制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产教融合的三联实践在实现校企共赢上树新标,在增强民办应用本科教育吸引力上立新功;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创佳绩,实现了学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安徽三联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效

安徽三联学院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秉承集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因,统筹运用集团内外的企业链、教育链和科技链资源,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

教学改革稳步推进。2019年学校获中国品牌实力民办高校;2023年校友会发布的安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学校排名榜首;2019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年底“交通运输工程”获批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实现了安徽省民办高校在学科建设上零的突破,电子信息工程等6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人工智能、智能交通获批省级一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13个专业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培养计划;2021年获批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校。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安徽省技术发明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产教融合标杆院校、全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等荣誉。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学校先后参与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等各类项目10余项,共获发明专利14项、标准1项;参与研发的助力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心血管与肺功能测试仪等,已投入市场,提升社区与居家智慧养老服务质量。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发明奖。

人才培养提质增效。近3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43项、省级奖项1260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12项、省级659项。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95%以上,单位满意度达96%,“留皖率、留肥率”分别达到76.2%和43.5%,就业岗位对口率整体提升了12%,超六成毕业生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学校连续多年获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和标兵单位,毕业生成为集团内及关联企业技术与管理岗位的重要来源,部分优秀毕业生加盟阿里、腾讯及法国育碧等国内外头部互联网企业。

地方产业受益显著。以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交通安全、服务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交通信息与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产学研平台研究成果直接实现了转化,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具有行业领军优势,成为支撑地方智慧交通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政策,广泛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涉足领域涵盖了人因工程、智慧交通、信息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学院的研究团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其中有关项目通过中国工程院验收,部分成果被国家采纳。学校建设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剪纸艺术研究中心有效促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推广;岳西县大别山智慧文旅康养科教基地、中国老年产业人才实训基地等平台进一步助力安徽乡村全面振兴和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四、产教融合的“三联探索”的经验启示

近年来,安徽三联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接产业发展所需,深化产教融合,坚持“集团内+集团外”双轮驱动,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打造多主体育人生态圈,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探索出一条具有三联特色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道路。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为我们带来四点启示。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前提

应用型本科院校除具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研服务等功能外,更加注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行业变革及职业变迁等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开展教育改革创新。改革过程中,若受到体制机制束缚,学校的改革创新难度和风险将加大,导致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展缓慢。

产教融合的“三联探索”实践表明,学校充分发挥民办高校自主权及灵活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强化顶层设计,将产教融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要落脚点,通过制度文本、政策执行、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等多种路径为产教融合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着力推进产业学院、学科、教学等多维改革创新,为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打好基础。调研组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张星臣指出,安徽三联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办学模式等,勇于创新和试错,走出了一条应用型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建立协作共享平台,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保障

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涵盖政府、社会、高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发展协调,涉及多层面、多领域的协同治理、联动推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需要逐步构建人才共育、专业共建、成果共享的发展路向,搭建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统筹形成扶持政策、经济投入、设备配套、成果推广、效益评估等多个环节在内的配套支撑体系,实现资源互通、供需匹配、利益共赢,共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从产教融合的“三联探索”实践来看,学校主动适应行业企业成长新态势新需求,坚持“以内为典型、以外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方式,协同共建类型层次多样的产教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利用集团交通安全、服务机器人、数字游戏等产业科技优势,实现集团内产学研一体化与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频共振、相互融合、联动发展。同时,拓展与集团外单位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由此,学校形成了“集团内+集团外”血缘式+合作型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模式,实现内部资源的融通、外部资源的贯通,促进产教融合形成内外循环的良性生态环境。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

产教融合核心要素是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有效匹配。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企业的创新需求,畅通科教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加强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紧密对接和深度融合。

从产教融合的“三联探索”实践来看,学校办学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全面融入产业、支撑产业、引领产业、催生产业。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为重要目标,将产教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锚定培养服务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才目标,坚持校内外资源并举,从人才培养的前端至末端都有各类行业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形成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以及人才链的横向贯通和纵向衔接;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特别关注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及行业前沿动态,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加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发展特色专业,推动用人、育才精准匹配。

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目标,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方向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应用型高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持。

从产教融合的“三联探索”实践来看,学校秉承集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因,遵循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规律,灵活用好机制,做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研应用服务地方的水平。20余年来,学校在创始人的带领下,从深耕交通安全领域、创立了“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典范,到打造“双栖”科研团队,聚焦交通安全、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生命健康等研究领域,持续推进应用型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加速推动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调研组专家、同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江波指出安徽三联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积极探索形成产教融合的“三联模式”,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融入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经济、高等教育体系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案例,学校要进一步做好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深入提炼总结“三联模式”可辐射性,对外讲好产教融合故事,为其他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专家成员:

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张星臣 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江 波 同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

张志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

丁金昌 二级教授、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陈阳波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人民论坛网总编辑(调研召集人)

(执笔:刘春霞,人民论坛调研部编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