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式布局是一种将水平稳定面放在主翼前面的飞行器配置方式。由于机头的两块飞翼,
看起来像鸭蹼,所以被称为鸭式布局。目前世界上很多战斗机都采用鸭式布局,如中国的歼-10、歼﹣20、欧洲 EF2000、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39等。
鸭式布局的飞行器通过调整鸭翼的迎角和偏转角度,可以直接改变飞机的升力和俯仰力矩。当飞机在大迎角飞行时,鸭翼会先于主翼产生气流分离,形成涡流,这些涡流增加了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延缓气流分离,在大迎角状态下为主翼提供了额外的升力,并在飞机接近失速时提供更好的控制能力,使飞机能够在极端飞行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机动性,如大角度爬升和急转弯。20世纪70年代,瑞典自行研制Saab-37战斗机采用近距耦合鸭式布局,这种布局使飞机的总升力增加大,缩短飞机起飞滑跑距离并降低了着陆速度,提高飞机短跑道起降能力。
由于舵面位于飞机前部,这种布局的舵面偏转产生的控制力指向与指令要求的方向力增加的方向相同,而且舵面直接面对来流,对指令相应较快。此外,鸭翼的差动偏转(即一侧鸭翼向上偏转,另一侧向下偏转)可以产生滚转力矩,帮助飞机更快地实现滚转动作,增强飞机在水平方向上的机动性,帮助战斗机完成大强度机动,如上仰、小半径盘旋等动作,有利于超音速空战。飞机降落时,全动鸭翼会倾斜一个负的角度以增加机身正面阻力,充当减速板的作用,在有风的条件下,鸭翼帮助飞机更好地应对侧风,减少飞机跑道偏移,提高飞机起降安全性。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协同作用,鸭翼可以显著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操控性能。但鸭式布局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鸭翼的存在增加了雷达反射面积,对隐身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鸭式布局在跨音速过程中会出现安定性骤降等问题。总之,在航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鸭翼布局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潜在的发展空间为人类征服蓝天的梦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文/陈骁萌)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