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SKP主办,都市能量策划的“北京SKP艺术大家系列”展览,借以美术馆/博物馆级别的策划和展出标准,向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师之作。本期“艺术大家系列”推出著名艺术家邢丹文的三件作品,讨论城市化发展下大都市生活中的人的空间和生活问题。展览于2022年3月20日开幕,将于2022年6月20日结束,为公众带来为期三个多月的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城市楼群密布,人好像住在格子里;虽然人与人只是一墙之隔,心却很远。也许这就是大都市普遍的‘疾病’,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它而愉快地生活呢?”——邢丹文
“我们选择了艺术家三件不同时期的作品,跨越15年,重新组合成这个展览,从中看到艺术家对生存困境的持续关注,通过创作呈现对‘都市孤独症侯群’的关怀与共鸣。”——罗怡
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包括《都市演绎》、《一个人的房间》和《墙屋》。作品以客观视角进行采样——艺术家采取了带有距离感的角度捕捉了预设场景和个体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图像,展览将装置、表演影像、摄影作品并置,即是邀请观看者在近距离和内部环境中把握个人体验。
视频装置是《墙屋》原作中动画和摄影的结合,艺术家将自己置身于约翰·海杜克设计的在荷兰的建筑中,以个人形象演绎了一个个透过窗户看向中国城市景观的孤单个体。带着对城市的热爱,她提出并思考着公共空间、个人空间和主体空间之间的现实界限; 并且探索生活中孤独的现实。
综合材料装置《一个人的房间》通过室内的家居元素产生的影子钩画出 “一个人”的生活画面。故事透射到地毯上,使你身临其境。形单影只,这里的 “孤独”也许是无奈,也许是一种选择。单身或一个人的家,对于今天的大城市里的人,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现实,静静的影子预示着某种情境和接受。
艺术家在物件陈列和作品设置上进行了微妙的干预。邢丹文以影子作为出发点,她捕捉自己在孤立的私人空间中被异化的痕迹和身影,然后再将它交织成连接起更多结点的手工地毯,暗示着都市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绪;展厅内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谵妄的人工假象,有时甚至在普遍无关的个体以及他/她的身体及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虚构效应。
在作品《都市演绎》系列中,城市变成虚构的、合成的、几乎空无一人的空间。艺术家在一系列房地产沙盘的照片中植入了戏剧化的场景,而她自己则作为主角演绎了一个个幽默虚构的故事。这些徘徊在现实和幻觉之间的场景,抵消了急剧扩张的大城市带给人们的空虚感。
邢丹文的《都市演绎》系列被广泛收藏,包括伦敦V&A博物馆,M+希克收藏,央美美术馆,荷兰格宁根美术馆,USB瑞士银行,FNAC法国国家文化基金,比利时Lhoist集团等等。
艺术家简介
邢丹文出生于中国西安,现在生活并工作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邢丹文是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参与者和最早实验摄影边界探索者之一,其作品大量运用影像、视频和多媒体,及综合材料和装置进行创作。主题丰富,包括中国社会、女性身份、文化断层、全球化、城市化、环境问题。她的作品在国内外众多的美术馆和国际性双年展、三年展上展出,诸如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洛杉矶盖蒂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悉尼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等等;也被以上美术馆,以及许多国际重要私人藏家及艺术机构广泛收藏,诸如藏家希客、瑞士银行、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基金等等。2017年,她的个人回顾展在北京红砖美术馆举行。2018年,她获得了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提名奖。2019年,她被日本版《时尚芭莎》杂志评为25位“亚洲艺术女性”之一,排行前10名。她也是许多重要学术界出版物中的角色,包括国际出版社Phaidon最近巨作《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