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山区立足“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围绕“四个紧扣”抓实各项工作任务,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引导广大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特此推出“党建引领学党史”“学党史见行动”专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福海街道红星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以 “一核心、一品牌、一张网”为重点的“两楼互链,两头延伸”的“红色纽带”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红色纽带串联居民区与商务楼宇,传递党的声音、实现价值引领的互惠、互信、互通,着力实现“党务共议、政务共商、事务共治、服务共享”的一体化效应,在生产力最活跃的地方,打造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社区大党建”。
建强“一个核心”,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
一是成立联合大党委。社区党委将近邻社区党委、派出所、物业管理公司、学校等20家辖区党组织纳入社区“大党委”,建立以社区党建工作为主导,驻区单位建设工作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党建共建、联席会议、沟通协商、评审评议、交叉任职、信息共享等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大活动共同参与,综合整治共同实施等方式,构筑区域融合、资源整合、协同配合的党建联合体。二是制定“三张清单”。以社、商、企、群构建的“五位一体”区域党建共同体为核心,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为原则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依据三项原则,在充分调研居民区楼组、商务区楼宇中生活和工作的不同人群,找准他们诉求的共同利益交汇点,融合、整合共驻共建单位的资源力量,结合实际制作资源需求清单、资源共享清单、资源项目清单“三张清单”。三是探索“三共”模式。依托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充分发挥共驻共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两楼”的难事、百姓的烦心事均采用共商、共议、共定的模式,逐步消除原来居民区党建、“两新”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在组织覆盖、领域拓展、作用发挥上的断层。红星晶品物业调整,计划上涨停车费,导致住户不满,引发了广福路、日新路、金广路等周边道路交通瘫痪,红星社区党委牵头,召集福海派出所、晶品小区业委会筹备组代表、晶品小区业主代表等召开协调会,协调解决停车费用上涨问题,极大程度的缓解了物业与业主矛盾。目前,在“红色纽带”党建新模式下,无论是居民区还是商务楼宇里的基层党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往各自为营的党组织生活,变成了周边楼宇党员和社区党员共同参与的“团圆饭”,并将各基层党组织以往功能拓展上的“体内循环”变成“内外一体化”,使其运作机制和活动载体向社会化、动态开放转变,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党建大格局。
搞活“一个品牌”,实现“两楼”联动“一家亲”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地域性、知情性等优势,紧贴楼组居民、楼宇商家的需求点、兴趣点捅堵点、通难点,以打造 “星连心”“共学共乐共帮共惠”文化品牌为抓手,有效链接居民楼和商圈楼,让群众得实惠,让商家得口碑,实现“两楼”一家亲。
打造“星”连心共学品牌。为辖区不同类型人群提供不同需求的教学服务,从而形成社区共学的良好氛围。针对辖区学龄前儿童较多的实际,社区党委联系商圈教育机构“童创美集”定期为社区儿童进行一小时的免费绘画游戏授课;联系商圈内红黄蓝亲子园在暑假期间每周定期来为社区宝宝进行免费互动游戏授课;在红星晶品小区设立儿童之家,每周按时推出“宝宝故事荟”活动;与辖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达成友好关系、紧密互动,有效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辖区老年人众多的实际,社区通过三社联动项目成立了社区老年大学,让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免费的老年大学,开设舞蹈、声乐等八个班,较大程度满足了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六个学期服务累计3600多人次。
打造“星”连心共乐品牌。社区党委在传统或重大节日之际,按照“月月有活动、节日齐欢乐”的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两楼文化”活动,加强居民楼和商圈楼“两楼”彼此之间的联动,增强党员居民群众之间、小区楼栋党员居民与辖区企业党员群众之间凝聚力,强化“两楼”之间的沟通交流。今年以来,组织开展“‘迎新春’文艺演出暨‘善行义举榜’表彰会” “浓浓元宵情欢乐一家亲”、菜品“百家宴”、“奋斗三月天”欢乐“粽”动员端午游园活动、庆“七一”红歌飞扬歌咏会、“敬老万寿宴”“睦邻杯”羽毛球赛等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促进了“两楼”沟通了解。
打造“星”连心共帮品牌。在“两楼”互联互动中,社区党委多次与商圈楼协调沟通,最终达成了“社区有事大家帮”的友好共识,破解“两楼”各自为阵难题,形成“两楼”互帮互助良好氛围。由于社区大学设在条件较为简陋的单车棚改造教室里,经社区与商圈内商家协调后,一家培训机构在白天免费提供给社区大学学员上课,为学院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红星物业将红星美凯龙楼顶的篮球场提供给社区大学舞蹈班和太极班上课使用。牵头建立了“时间公益银行”,号召辖区单位抽出时间参与社区公益服务,通过服务积分可以兑换爱心企业提供的日用品或“帮帮团”的志愿服务,大力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打造“星”连心共惠品牌。通过创建“连心公益站”、英语角、“小店长体验活动”、在每个小区设有的邻里中心、庭院微党课等充分联动辖区商圈和公共单位资源,以红星社区这颗“星”作为中心纽带,串联辖区居民楼与商圈楼两个群体,协力打造“星”连心“两楼”互助文化的公益服务站,让辖区商家走近用户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华为服务进社区、现代茶画传承活动等走进了“连心公益站”、爱心企业捐赠生活物资、与轩宸壹号公馆联动开展“敬老万寿宴活动”为辖区老人提供免费的敬老餐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织好 “一张网”,打好党群治理 “组合拳”
社区始终以共建、共治、共享“三共”凝聚社区力量,以安全、安康、安居、安乐“四安”保障居民,以党群、政务、生活、法律、文化“五服务”焕发社区活力,围绕“一老、一小、一睦邻”,织密社区党群治理网,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一是建立“5+3”社区网格员制度,在街道“五员进网”(区、街道、执法队、环卫、社区)的基础上增加“片警、楼栋长、家庭医生”三员,疏通党群治理网上的“肠梗阻”。二是建立单元长楼栋长制度,培养多批居民骨干志愿者服务队,以引进“三社联动”项目为依托,创办红星社区老年大学和每个小区的邻里中心,培育3个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激发居民主人翁精神和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三是组建志愿者队伍和能人团队参与社区建设,发挥舒筋活血的活力细胞作用。社区目前已组建14支志愿服务队伍,能人团队10人,社区的睦邻文化让社区充满邻里和谐的正能量。四是携手辖区党委参与社区服务,携手省高院与律师事务所做好法律宣传学习;社区携手学校、培训机构做好老、中、青、少的教育活动;社区携手福海派出所、交警等执法部门对不好的社会问题和风气进行排查整治。通过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让社区彼此之间动起来、活起来、聚起来、美起来!
(西山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办 福海街道党工委 供稿)
西山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西山区融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